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,目前国内非遗种类分为10类,分别为:民间文学、传统音乐、传统舞蹈、传统戏剧、曲艺、传统体育&游艺与杂技、传统美术、传统技艺、传统医药、民俗;其中国家级非遗总计为3610项。
每一项非遗,都是国家的瑰宝,但是,目前非遗却面临着,传承人年迈,无人继承的现象。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?
为了找到问题之所在,进行了一个市场调查,根据调查显示百分之60的人不知道非遗是什么,百分之20的人有听说过非遗,但并不是很清楚,百分之15的人通过一些品牌对非遗有些了解,仅有百分之5的人能说出非遗相关的知识。
在询问是否愿意学习非遗技艺,成为非遗传承人的时候,基本上都是一致表示不愿意,只愿意在休闲时间去体验观赏。
根据调查得出结论:
1.非遗文化的传播需要更加的贴近生活
2.非遗文化需要与时俱进,与当下主流相结合
3.非遗需要增加商业化的属性,不光要有一腔热血,也要有吃饭穿衣
时代在进步,非遗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,让更多的人喜欢上非遗,热爱上非遗。
“守护非遗文化,传承人类文明”
五千年的传承,我们每一个人有义务,也有责任去守护它,传承它。
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是非物质,在于它的精神性和文化性,我们所要传承的,更多的是这项遗产本身所蕴含的精神文化价值。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中华民族在才得以在它们的熏陶浸润下成为今天的模样。
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灵魂,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财富。非遗君深信,所有具备精神文化价值的美好事物,一定会在创新中找到自己独特的方式延续下去,超越生死和时空,代代传承,生生不息。